FOCUS
Infosec可信安全平臺:構建安全、高效的數據共享生態
方案背景
隨著數據要素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數據流通與共享已成為驅動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動力。然而,當前數據市場仍面臨信任缺失、安全風險高、權責不清等痛點:企業因擔心數據泄露而拒絕共享,跨主體協作效率低下,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如何構建安全、高效的數據共享生態,成為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
2024年以來,國家層面在數據要素領域政策頻出,持續推動數據市場的建設與發展。
202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系統部署。
《意見》提出,到2025年,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制度規則初步建立,資源供給規模和質量明顯提升,數據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重點行業、地區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取得明顯成效,培育一批數據要素型企業,公共數據資源要素作用初步顯現。到2030年,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制度規則更加成熟,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全面建成,數據流通使用合規高效,公共數據在賦能實體經濟、擴大消費需求、拓展投資空間、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充分發揮。
2024年11月23日,國家數據局發布《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首次針對可信數據空間這一新型數據基礎設施進行前瞻性的系統布局。
《計劃》提出要開展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等五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到2028年,可信數據空間運營、技術、生態、標準、安全等體系取得突破,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
2025年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門對外發布《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指導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可信數據空間納為核心技術設施之一。
《指引》提出在數據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保障數據安全自由流動的流通利用設施,形成協同聯動、規模流通、高效利用、規范可信的數據流通利用公共服務體系;在安全方面,構建整體、動態、內生的安全防護體系。到2029年,基本建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主體結構,初步形成橫向聯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基本格局。
Infosec可信安全平臺
打造可信數據空間安全底座
可信數據空間是基于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一種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為破解數據流通中"數據共享"與"安全隱私"的平衡難題,北京信安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安世紀”,股票代碼:688201) 推出Infosec可信安全平臺專注保障可信數據空間安全。
該平臺以密碼技術為基石,針對數據要素流通的安全需求,深度融合聯盟區塊鏈、數據使用控制、隱私計算等技術打造數據要素流通的基礎設施,為可信數據空間打造數據確權、隱私保護、合規審計、風險追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等多種應用場景實現數據價值安全釋放,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
Infosec可信安全平臺采用模塊化架構,由三大核心體系協同構成:
CCypher密碼支撐體系
CCypher-密碼支撐體系是Infosec可信安全平臺的核心組成部分,提供全面的密碼技術支持。該體系提供區塊鏈中的數據加密、身份認證、密鑰管理、存證溯源等功能,確保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
DSec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DSec數據安全治理體系負責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資產保護。從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到分析,DSec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措施。通過數據分類、加密存儲、訪問控制等手段,全面護航數據安全,促進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利用。
NetPEC隱私計算體系
NetPEC隱私計算體系集成安全多方計算、隱私集合求交、聯邦學習等隱私計算技術,實現數據在加密狀態下的分析和處理,確保數據在流通過程中不被泄露,構建“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共享模式。
Infosec可信安全平臺通過“商用密碼+數據安全治理+區塊鏈+隱私計算”的技術融合,為可信數據空間構建提供安全基座、信任橋梁與價值引擎。未來,平臺將持續迭代能力,助力更多行業打破數據壁壘,釋放要素價值,推動中國數據要素市場邁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新階段。